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戛洒镇
北起楚雄市,南抵绿春县
西北-东南走向,全长约450千米
山体高大磅礴,海拔一般2000米以上
超过3000米以上山峰有20余座,主峰海拔3166米
山地陡峻,地形复杂
气候垂直分布明显,从山麓至山顶依次为南亚热带、中亚热带、北亚热带、暖温带、温带
昼夜温差大,极端天气频繁
植被繁密,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
拥有形成于2亿年前的原始森林
高等植物种类丰富,包括国家重点保护林木
多种区系的森林动物,总数达460种以上
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如黑长臂猿、黑叶猴、穿山甲等
高等植物种类多达971种
珍稀植物如桫椤、水青树、水杉等
云南末代土司李润之财宝传说
传言其用20匹骡马驼进哀牢山深处
地质人员失踪事件
磁场异常导致指南针失灵的猜测
原始森林与无人区的探险吸引力
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
地形复杂,容易迷失方向
毒蛇、蚂蟥等危险生物
野兽出没,如黑熊、云豹等
极端天气与缺氧风险
1988年批准建立的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
面积约546.67平方千米,全国最大的原始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区
为了保护哀牢山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,当地政府于1988年批准建立了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。该保护区位于哀牢山北、中段山脊部分,宽5千米,长102千米,面积约546.67平方千米,是全国最大的原始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区。保护区内植被类型多样,垂直带谱完整,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。
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基地
地质、气候等多学科研究热点
以古代哀牢部落在此繁衍生息而得名
古代哀牢部落的居住遗址
相关的历史文化传说与故事
哀牢山地区世代生活着哈尼族、彝族、苗族、壮族、瑶族等少数民族。这些民族保留着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传统文化,如哈尼族的梯田文化、彝族的火把节等。游客可以深入少数民族村寨,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,感受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和多元文化的魅力。
在哀牢山地区,游客可以发现古代彝族的遗址,感受他们独特的文化气息。同时,还可以欣赏到花腰傣族的传统手工艺品,领略到世代传承的艺术魅力。这些历史文化遗迹为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当地文化的机会。
部分区域开发为旅游景区
吸引游客探索自然美景
哀牢山深处危险,未开发区域不要深入
尊重自然规律,保持敬畏之心
哀牢山得名于古哀牢国,是古哀牢国的东段界山。古哀牢国是公元前5世纪生活在怒江与澜沧江之间,以勐掌(今保山)为中心建立的一个原始部落。公元前1世纪汉武帝扩张版图,征服云南高原后,称这片地区的勐掌为哀牢国。
哀牢山位于中国云南省中部,为云岭向南的延伸,是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的分界线,也是元江和阿墨江的分水岭。它北起楚雄市,南抵绿春县,全长约500公里(不同资料略有差异),宽15至30公里,总面积近1万平方千米。哀牢山形成于中生代燕山运动时期,至第四纪喜马拉雅运动时期,地面大规模抬升,河流急剧下切,形成了深度切割的山地地貌。
茶马古道是以茶马互市为主要内容的古代商道,历经汉、晋、隋、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,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西部国际贸易古通道之一。哀牢山是茶马古道的重要路段之一,山路所经之地峰高谷深,林木遮天,很多地带都是至今人类从未涉足的无人之境。